混凝土結構裂縫的發(fā)展,通過檢測裂縫的數量增加,裂縫長度、寬度和深度的增大,確定裂縫的發(fā)展。
裂縫成因分析
內因:混凝土結構、構件材料質量缺陥,截面尺寸不足、設計、施工、養(yǎng)護失誤等。
外因:結構超載、位移約束、溫度、收縮、徐變影響、災害損壞影響等。
注意:混凝土結構、構件因承載力不足而產生的裂,開裂只是結構、構件承載力下降的一種表面征兆和構造性的反應,并非導致其承載力下降的實質性原因,故不可能通過單純的裂縫修補來恢復其承載功能。
裂縫修補作用
(1)抵御誘發(fā)鋼筋銹蝕的介質侵入,延長結構使用壽命;
(2)通過對混凝土補強保持結構、構件的完整性;
(3)恢復結構的使用功能,其防水、防滲能力
(4)消除裂縫對人們形成的心理壓力;
(5)改善結構外觀。
二、裂縫修補材料
性能特點
粘度很低、滲透力強,能主入0.1mm寬的微裂縫。
***、耐介質(酸、堿、水)性能好。?不含揮發(fā)性溶劑、硬化時不收縮。·固化后初性和抗沖擊能力。
(2)性能指標
GBT50728-2011《工程結構加固材料安全性簽定技術規(guī)范》1類A級膠
檢驗項目 | 性能指標 | |
膠體性能 | 抗拉強度(MPa) | ≥25 |
受拉彈性模量(MPa) | ≥1.50×103 | |
伸長率(%) | ≥1.7 | |
抗彎強度(MPa) | ≥30,且不得呈破裂狀破壞 | |
抗壓強度(MPa) | ≥50 | |
無約束線性收縮率(%) | ≤0.3 | |
粘結能力 | 鋼對鋼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(MPa) | ≥15 |
鋼對鋼對接抗拉強度(MPa) | ≥20 | |
鋼對干態(tài)混凝土正拉粘結強度(MPa) | ≥2.5,且為混凝土內聚破壞 | |
鋼對濕態(tài)混凝土正拉粘結強度(MPa) | ≥1.8,且為混凝土內聚破壞 |
產品特點
·固化速度快、縮短施工周期
·初粘力高、施工不流淌
·硬化過程基本不收縮
·觸變性強、易于涂刮
·固化后韌性和抗沖擊能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