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雕日晷是古代人們計時的儀器。轉義是指太陽的影子?,F(xiàn)代的“日晷”指的是人類古代應用日影測得時辰的一種計時儀器,又稱“日規(guī)”,它一般是校園石雕擺件常見雕塑之一。
石雕日晷的圓盤叫“晷面”,應依據(jù)當?shù)鼐暥纫砸欢▋A角斜著擺放,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。石雕日晷盤上的刻度是等分的,分為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時辰,每個時辰又等分為"時初"、"時正",這正是一日24小時。依照中國傳統(tǒng),每天的起始時間是子時,也就***天晚上11時到次日清晨1時。
石雕日晷能夠設計在任何物體的外表上,讓固定的指針產生陰影來丈量時間。因而,日晷有許多種不同的方式:如地平式日晷、赤道式日晷、子午式日晷以及卯酉式日晷等等。
地平日晷制造容易,裝置煩瑣,除了把它作為普通的測試工具外,常常在城市廣場、花園、道路、小區(qū)、寺堂、學校、碼頭和旅游點等都可看到它的蹤跡,顯得十分別致和美觀。
從前,石雕日晷很神圣,除了用于觀察時間之外,還是***和智慧的象征。平頭百姓不會做,大概也不能去做。后來,日晷普及了,它的實物以及類似它的造型漸漸成為裝點庭院、花園的重要景物。人們賦予它許多特殊的寓意,它充當?shù)慕巧娼腥搜刍潄y。許多學校、機關、公園、小區(qū)、家庭建造日晷,在裝點環(huán)境、體現(xiàn)文化、觀讀時間的同時,激勵人們珍惜光陰,生命有限而時間永恒,與時俱進。日晷的造型始終那樣吸引人,以至于在不少廣場建筑物上,每每活脫出它的身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