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險廢物的危害
1、破壞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隨意排放、貯存的危廢在雨水地下水的長期滲透、擴散作用下,會污染水體和土壤,降低地區(qū)的環(huán)境功能等級。
2、影響人類健康。危險廢物通過攝入、吸入、皮膚吸收、眼接觸而引起毒害,或引起燃燒、爆炸等危險性事件; 長期危害包括重復接觸導致的長期中毒、致、致畸、致變等。
3、制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危險廢物不處理或不規(guī)范處理處置所帶來的大氣、水源、土壤等的污染也將會成為制約經(jīng)濟活動的瓶頸。
一般固廢包括一般污泥。一般污泥指的是市政污水處理廠排出的污泥,含水80%左右。一般固廢包括污泥、餐廚垃圾、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、工業(yè)固體垃圾、糞便。
固體廢棄物的處理通常是指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體廢物轉化為適于運輸、貯存、利用或處置的過程,固體廢棄物處理的目標是無害化、減量化、資源化。有人認為固體廢物是“三廢”中難處置的一種,因為它含有的成份相當復雜,其物理性狀(體積、流動性、均勻性、粉碎程度、水份、熱值等)也千變萬化,要達到上述“無害化、減量化、資源化”目標會遇到相當大的麻煩,一般防治固體廢物污染方法是要控制其產(chǎn)生量,例如,逐步改革城市燃料結構(包括民用工業(yè))控制工廠原料的消耗,定額提高產(chǎn)品的使用壽命,提高廢品的回收率等;其次是開展綜合利用,把固體廢物作為資源和能源對待,實在不能利用的則經(jīng)壓縮和處理后成為終態(tài)固體廢物,然后再填埋和沉海,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壓實、破碎、分選、固化、焚燒、生物處理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