裝料容量即混煉容量,容量不足會降低對膠料的剪切作用和捏煉作用,甚至出現膠料打滑和轉子空轉現象,導致混煉效果不良。反之,容量過大,膠料翻轉困難,使上頂拴位置不當,使一部分膠料在加料口頸處發(fā)生滯留,從而使膠料混合不均勻,混煉時間長,并容易導致設備超負荷,能耗大。因此,混煉容量應適當,通常取密閉室總有效容積的60%~70%為宜。填充系數K的選取與確定應根據生膠種類和配方特點,設備特征與磨損程度、上頂拴壓力來確定。
現代密煉機發(fā)展的標志之一是高速、高壓和能機臺。通常將轉子轉速為20rpm的稱為低速密煉機,30~40rpm的稱為中速密煉機,60rpm以上的稱為高速密煉機。出現了轉速達80rpm甚至更高的密煉機,亦有對工藝和效能有廣泛適應性和處理手段的雙速、三速、變速密煉機,也有轉子速比可調節(jié)的密煉機。其操作時間大大縮短,從過去慢速機臺的8~15min縮短至1.5~3.5min,甚至有的達1~1.5min(包括采用密煉法與補充混煉法配合的工藝過程等)。密煉機的結構也在不斷發(fā)展。密煉機工作過程及整個機組的機械化、自動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,采用了程序控制,現-在大型引進機臺均采用計算機控制。
總之,此種發(fā)展是在大大強化混煉過程,提高機臺效能,減輕體力勞動和改善工作環(huán)境等。在這種劇烈的混煉過程中,當然會帶來許多新問題,因此,對機械研究設計來說,從機臺的捏煉系統(tǒng)、冷卻系統(tǒng)、密封系統(tǒng)、加料及壓料系統(tǒng)、卸料系統(tǒng)、傳動系統(tǒng)、控制系統(tǒng)、主要零部件、材料到各種參數的技術決定以及理論,都需要相應的發(fā)展,以使機臺性能優(yōu)良,為生產過程提供可能的適應性和調節(jié)性。密煉機是在開煉機的基礎上發(fā)展起來的一種高強度間隙性的混煉設備。因此,密煉機的出現是橡膠機械的一項重要成果,至今仍然是塑煉和混煉種的典型的重要設備,仍在不斷的發(fā)展和完善。